核心优势

Core strengths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起源于日本,是JOHKASOU的中文译音,是一种一体化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日本已有超过30年的应用历史,用于分散生活污水的就地处理,并与中国中车合作参与靖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中的设备组装、安装、调试、技术、运维等相关工作。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载体流动循环处理工艺,属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小型系列和中型系列,服务规模1-10t/d。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组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构筑物中包括厌氧、好氧、沉淀和消毒等单元。在厌氧和好氧单元均投有专用填料,依靠在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不断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经沉淀单元进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流经消毒单元消毒后,主要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透视图

1、产品部件功能

  • 夹杂物去除池:将流入水中较大的夹杂物、固形物、油脂进行分离,贮留污泥。
  • 厌氧滤床池:填充过滤材料,在污水通过时,将固形物分离,贮留污泥。此外通过厌氧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并进行硝态氮的脱氮。同时具有剩余污泥储存功能。
  • 载体流动池:通过附着在填充于池内载体上的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以及使氨氮进行硝化反应。
  • 沉淀池:对从载体流动池移送的处理水中的浮游物质进行沉淀分离,在得到澄清的上清液的同时,将分离的污泥回送到载体流动池中。此外,通过安装在池内的循环泵,将分离的污泥移送到夹杂物去除池。通过集水管从溢流坝导入得处理水,通过空气升液泵移送至消毒池。另外,在向消毒池移流的部位设置溢流坝,使得结构上可以将空气升液泵未能完全移送的处理水溢流至消毒池。
  • 消毒池:使用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对处理水进行消毒后排放。

2、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

① 满足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特点,具有结构简洁、操作简便、检查时可调整的特点,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实现以简单的清掏作业保证长期运行。特别是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克服了类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的诸多缺点,例如:国外同类其他厂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零部件构造复杂而细微,对施工品质要求极高,在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故障率较高。在没有完善保养制度的地区使用时,容易无法正常运行。又例如,相比国内同类产品质量控制好,批量生产性能稳定,外观美观。同时,细节精益求精,如井盖等工艺精良、耐用、开启轻巧、阻隔雨水及异味,同时考虑误操作等。

②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产采用浅型设计,对槽体结构进行科学搭配,既满足了污水处理效率要求,又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降低安装施工成本。

③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备采用了可视性、操作性高的零部件,无需反洗,易于维护管理,同传统的水处理设备相比减少50%的管理人员。

④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设的独特的立方形厌氧填料及比表面大的多面体好氧填料,保证其较高的去除BOD、悬浮物的效率。

⑤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精妙的气路系统,微动力的风机提供好氧充氧、污泥回流及上清液提升的动力,在能耗很低情况下,完成了生物处理的关键工艺要求。

⑥ 气提式的循环液回流结构,保证了整个设备的脱氮效率。

⑦ 新颖的化学消毒设计,可实现出水与药剂充分接触,实现出水的消毒。

⑧ 运动部件少,故障率低。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施工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案例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案例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案例

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

该技术采用SBR及SBR+MBR工艺,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尾水可达到一级B、一级A及优于一级A的水质标准(四类水),处理规模最大可达500t/d。 适用场合:自然村、人口聚居区、农家乐、旅游景区、度假村、水源保护地等地区。

技术特点

  • 水质处理效果好,最高可达四类水标准
  • 自动运行,无人值守,可实时监控
  • PE罐体结构,模块化制作
  • 处理规模可扩展

1、SBR成套处理工艺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SBR工艺运行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即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和排水期。从第一次进水开始到第二次进水开始成为一个工作周期。

系统通过运行周期各工作阶段工艺时间参数的设置调整,实现处理等级的方式改变,使生化处理工艺条件适用不同处理出水水质(一级A或一级B)的需求,保证整套处理装置满足项目污水处理的实际要求。

2、A/O-MBR成套处理工艺

A/O-MBR工艺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工艺的生物降解作用有机结合产生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该工艺是利用反应器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反应器中的硝化细菌转化污水中的氨氮,最后通过MBR膜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出水。

将MBR工艺与A/O工艺结合应用于有机物、SS、氮、磷的去除,这一组合带来污水处理的新突破,对传统脱氮除磷工艺起到强化作用。

本项目MBR系统拟采用孔径0.03微米超滤平板膜,具有以下优势:

  • 可反冲洗的平板膜
  • 较高的装填密度
  • 极低的化学清洗需求
  • 孔径0.03微米,细菌无法穿透不需要后续消毒工艺
  • 极高的污水稳定通量
  • 高强度新型轻质织物支撑
  • 运行系统可全自动控制

3、A2O-MBR污水处理工艺

A2/O-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工艺的生物降解作用有机结合产生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该工艺是利用反应器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反应器中的硝化细菌转化污水中的氨氮,最后通过MBR膜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出水。

脱泥机

远程模块

真空排导设备

  • 常熟宝岩真空排导项目案例
  • 常熟宝岩真空排导项目案例

膜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MA系列

1、工艺(A2O-MBR)

膜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器设备 MA 系列采用 A2O+MBR 工艺。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实现水量及水质的缓冲和调节,然后依次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生物处理单元,进入膜池,最后出水。厌氧、缺氧池填充φ150球形悬浮型填料,好氧池填充φ 150 立体弹性填料,从而强化生物处理效果,实现对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质的有效去除;好氧池设有曝气和回流装置,在实现充氧曝气的同时, 将混合液实时回流至缺氧池,强化反硝化脱氮过程;膜池设有曝气和加药装置,通过投加 PAC,污泥通过气提排入污泥池进行强化沉降,沉降后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污泥则定期清掏并送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总磷,膜泵定时抽吸达标排放。


处理方式:膜分离活性污泥法,采用平板膜。

使用孔径 0.4 微米的 VF 膜,能够有效阻止大肠杆菌(约1微米)。无需进行固液分离和返送污泥,维护运行简单。

生化反应槽能保持较高的 MLSS 浓度,活性污泥的处理比传统方法更快更有效。处理水透明度极高,SS 值极低。固形物停留时间(SRT)较长,容易发生硝化反应,与生化槽中的厌氧区组合,通过硝化、脱氮反应实现除氮。

2、进出水

(1)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控制指标。

(2)进水水质 CODCr≤350mg/L 时,出水水质满足上表出水水质要求;进水水质CODCr>350mg/L 时,上表出水水质各项指标的去除率≥60%。通过PAC 有效除磷,本工艺处理水磷指标含量达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一级A以上。

3、功能区

  • 设置调节池,调节不同时间排入量进入脱氮槽,实现水量均匀保证处理出水稳定。
  • 前泵池格栅除污机,清除进入脱氮槽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及砂石。
  • 脱氮槽,硝化槽的循环水(硝化液)所含的氧化态氮气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脱氮)。
  • 硝化槽,污水进入脱氮槽处理后流入硝化槽,在膜组件上附属的曝气装置作用下进行好氧反应,污水 所含的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一部分液体将回流至脱氮槽(硝化液循环)。
  • 添加 PAC 除磷,在 PAC 作用下磷吸附在污泥上作为剩余污泥排出单独处理。

4、膜特点

膜元件之间间距经科学实验证明,此间距能有效保证污泥通路,避免污泥中的胶质相互缠绕产生堵塞。运行方便、维护简单。
  • 检查膜元件,只需降低水位后检查软管颜色,便可快速检出和更换膜元件。

  • 进水
    出水
膜组件由膜框架(上部)和曝气框架(下部)构成,膜框架内设置有通过软管与集水管相连的膜元件,曝气框架内设置有曝气管。
每一个膜元件可以单独抽出,便于维护保养。
  • 0523-84626868

  • sinokylin@sinokylin.com.cn

  • 靖江市开发区华翔路18号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2899弄5号

OA办公
© 2019 华麒建设有限公司 沪ICP备13020911号